我們都知道秦始皇,但卻沒有人真正了解他。少年經歷呂不韋畢竟只是個商人,他可以費盡心機的將異人(秦始皇父親)救回秦國,卻只能無奈地落下嬴政母子在趙國受苦。
從出生之日算起,嬴政在趙國呆了11年。在這11年里,孤單與欺辱是唯一陪伴他成長的朋友。
所幸,早已發達的呂不韋並沒有忘記這對可憐的母子,在嬴政12歲那年,秦國豪華的戰車接回了這位在外落魄的王子。
13歲那年,嬴政登基成為秦王,至此,一個叫秦始皇的帝王逐漸向歷史走來。青年奪權13歲的嬴政畢竟還是個孩子,他不懂得太多的權謀機變與廟堂之術,但他懂得忍耐、妥協、和暗中觀察等待。
在13到20歲這七年耐心的等待與觀察中,秦王嬴政看著呂不韋囂張的笑傲朝堂,他的權術和他的治國理念,嬴政先是驚嘆,然後反覆思索之後,又想出對應的剋制之法。
嬴政是天生的帝王,他不需要朋友、不需要兄弟、不需要知己,他只需要兩個字――臣服,而呂不韋的囂張,很明顯是擋了他的路。
嬴政對呂不韋感到痛恨和噁心,但他也明白,腳下的擋路之石,最好還是從小的開始搬起。
說來可恥,呂不韋膽大包天,在嬴政的父親死後,竟一直與嬴政的母親趙姬太后保持著情人關係。
說來也可笑,後來呂不韋年紀見長體力不支,他又無恥的將一個名為嫪毐的男寵,送給趙姬太后當做新情人。
嫪毐本是一卑賤小民,誰想到突發橫財攀上了太后的高枝,從此以後為人跋扈不已。發展到最後,他竟然狂妄地想藉助太后趙姬的勢力,剷除秦王嬴政,然後讓自己與太后的私生子將其取而代之。
秦王嬴政冷笑,多年來他一直暗中布局,嫪毐的陰謀他早已洞悉。
嫪毐企圖政變之日,早已抽刀立矛的大秦銳士,一口氣連劈了幾百個反叛者,叛亂被輕鬆平定,嫪毐也難逃一死。
可憐的是嫪毐與太后趙姬生的兩個兒子,秦王嬴政沒有顧忌與太后的母子之情,皆摔殺之。
人生第一次面對政敵便大獲成功,秦王嬴政心中高興,但卻沒有得意太久。因為他知道下一塊石頭更重,因此必須用非常之法去搬。
而這塊石頭便是在秦國得意太久的呂不韋。
機警的呂不韋此時也感覺到了危機的來臨,他以為秦王嬴政會和自己唱一場持久的大戲,但他沒想到自己的失敗會來得如此猝不及防。
嫪毐之亂被平定後,秦始皇立馬以呂不韋為此次事件始作俑者為借口,一道聖旨罷免了他的官職。
突如其來的罷免令讓呂不韋目瞪口呆,原來自己多年苦心經營的權利關係網,早已被瓦解的七七八八,原來對手一撒手就是躲不開的殺手鐧。
公元前237年(秦王嬴政十年),一代權臣呂不韋絕望的服毒自殺於家中。
至此,秦王嬴政完全掌握秦國朝堂之大權。
從秦王嬴政的奪權之路來說,他與他的對手皆是冷血之人。
那到底何為冷血呢?
我認為就是為了達到理性的利益目的,而壓制自己感性的情緒。
秦始皇對他的母親不會沒有一絲親情,對呂不韋當年的相救也不會沒有一絲感激。
但這兩種感性的情緒,都被權利這個理性的利益目的而壓制了。長劍出鞘掃六合由於史書記載的過於簡單,我也只能簡明扼要的描述秦軍統一天下的過程了。
秦王嬴政17年,秦國大將內史騰攻滅早已疲弱不堪的韓國。
秦王嬴政19年,老將王翦攻滅了寧死不降的趙國。
秦王嬴政22年,秦軍少壯派將領王賁攻滅了中等強國魏國。
秦王嬴政24年,老將王翦再次帶兵攻滅了地大物博的楚國。
秦王嬴政25年,少壯派將領王賁攻滅了跑到遼東的燕國。
秦王嬴政26年,又是少壯派將領王賁攻滅了反覆無常的齊國。
至此,秦王掃六合成功,天下歸一。
嬴政也開始不滿秦王的封號,他開始稱自己皇帝,又名秦始皇。
匈奴人,馬兒是朋友,弓箭是兄弟,為了生存,他們可以騎著馬用弓箭射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。
就是這樣的一群彪悍的草原殺手,經常來回遊盪於大秦的西北邊界,來的時候他們只帶弓箭,走的時候卻雙手掛滿了大秦子民的糧食和財物。
秦始皇的眼中最容不得囂張的對手,他長劍一揮,大將蒙恬便領著30萬秦軍的虎狼之師出征了。
戰爭似乎沒有什麼懸念,十幾萬匈奴人被大秦的虎狼之師打得抱頭鼠竄,蒙恬領著秦軍穩紮穩打,很快便佔據了整個河套草原。
從此匈奴人戰馬的頭顱再也不敢向著南方賓士。
大秦的鐵騎踏滅了六國,又驅逐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,這都是因為秦人骨子裡的狼性性格。
那到底何為狼性呢?
我認為狼性就是,消滅對手,是為了給自己尋找下一個對手提供條件。尋仙問葯,最後卻得來一場空。秦始皇一生不懼怕任何強大的敵人,但是死亡除外。
隨著生理上逐漸步入老年,秦始皇很明顯地感到體力在一天天止不住的下降。
他不甘心,他覺得自己既然已經戰勝了一切,那為什麼不可以在戰勝的名單上再把死神加上去。
就在秦始皇考慮如何挑戰死神之時,一個叫徐福的人及時出現了,他帶給秦始皇一個極好的消息。
徐福誆騙秦始皇道:「東海之外有三座仙山,只要有誠心,派大船出海尋仙,便可求得長生不死之葯。」
此時秦始皇已步入晚年,他對長生不死的渴望已經深入骨髓,聽了徐福的話後,一項睿智聰明的他竟然不加辨別地相信了。
公元前的某一天,徐福駕駛著大船,帶著無盡的財物工匠與幾千童男童女出海了。
數年後徐福歸來,謊稱海上有大魚興風作浪,阻止他的船隊求取仙藥。
秦始皇又派了3000弓弩手給他,徐福再次駕大船出海,從此一去不復返。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在沙丘病逝。
在秦始皇死前,曾經天降隕石,隕石上刻著幾個字「始皇帝死而地分」。
果然,公元前206年,劉邦率兵入主咸陽,秦朝滅亡。
縱觀秦始皇的一生,可以用偉大和不知所措兩個詞來概括。
說他偉大,是因為他在所有擅長的領域都成就非凡,比如政治上剷除呂不韋,軍事上掃平六國、北逐匈奴。
說他不知所措,是因為到了晚年的時候,既需要玄學的力量來為自己延續壽命,又根本不懂玄學到底是什麼。以至於被幾個小小的民間方術玩的團團轉。
所以這也證明,即便是偉大的人物也並不是全能的,術業有專攻,偉人從某個角度來講,也只是把一技之長發揮到極致的普通人罷了。
秦始皇,長劍出鞘掃六合,馬蹄北向逐匈奴,竟然也會怕死
我們都知道秦始皇,但卻沒有人真正了解他。少年經歷
呂不韋畢竟只是個商人,他可以費盡心機的將異人(秦始皇父親)救回秦國,卻只能無奈地落下嬴政母子在趙國受苦。
從出生之日算起,嬴政在趙國呆了11年。在這11年里,孤單與欺辱是唯一陪伴他成長的朋友。
所幸,早已發達的呂不韋並沒有忘記這對可憐的母子,在嬴政12歲那年,秦國豪華的戰車接回了這位在外落魄的王子。
13歲那年,嬴政登基成為秦王,至此,一個叫秦始皇的帝王逐漸向歷史走來。
青年奪權
13歲的嬴政畢竟還是個孩子,他不懂得太多的權謀機變與廟堂之術,但他懂得忍耐、妥協、和暗中觀察等待。
在13到20歲這七年耐心的等待與觀察中,秦王嬴政看著呂不韋囂張的笑傲朝堂,他的權術和他的治國理念,嬴政先是驚嘆,然後反覆思索之後,又想出對應的剋制之法。
嬴政是天生的帝王,他不需要朋友、不需要兄弟、不需要知己,他只需要兩個字――臣服,而呂不韋的囂張,很明顯是擋了他的路。
嬴政對呂不韋感到痛恨和噁心,但他也明白,腳下的擋路之石,最好還是從小的開始搬起。
說來可恥,呂不韋膽大包天,在嬴政的父親死後,竟一直與嬴政的母親趙姬太后保持著情人關係。
說來也可笑,後來呂不韋年紀見長體力不支,他又無恥的將一個名為嫪毐的男寵,送給趙姬太后當做新情人。
嫪毐本是一卑賤小民,誰想到突發橫財攀上了太后的高枝,從此以後為人跋扈不已。發展到最後,他竟然狂妄地想藉助太后趙姬的勢力,剷除秦王嬴政,然後讓自己與太后的私生子將其取而代之。
秦王嬴政冷笑,多年來他一直暗中布局,嫪毐的陰謀他早已洞悉。
嫪毐企圖政變之日,早已抽刀立矛的大秦銳士,一口氣連劈了幾百個反叛者,叛亂被輕鬆平定,嫪毐也難逃一死。
可憐的是嫪毐與太后趙姬生的兩個兒子,秦王嬴政沒有顧忌與太后的母子之情,皆摔殺之。
人生第一次面對政敵便大獲成功,秦王嬴政心中高興,但卻沒有得意太久。因為他知道下一塊石頭更重,因此必須用非常之法去搬。
而這塊石頭便是在秦國得意太久的呂不韋。
機警的呂不韋此時也感覺到了危機的來臨,他以為秦王嬴政會和自己唱一場持久的大戲,但他沒想到自己的失敗會來得如此猝不及防。
嫪毐之亂被平定後,秦始皇立馬以呂不韋為此次事件始作俑者為借口,一道聖旨罷免了他的官職。
突如其來的罷免令讓呂不韋目瞪口呆,原來自己多年苦心經營的權利關係網,早已被瓦解的七七八八,原來對手一撒手就是躲不開的殺手鐧。
公元前237年(秦王嬴政十年),一代權臣呂不韋絕望的服毒自殺於家中。
至此,秦王嬴政完全掌握秦國朝堂之大權。
從秦王嬴政的奪權之路來說,他與他的對手皆是冷血之人。
那到底何為冷血呢?
我認為就是為了達到理性的利益目的,而壓制自己感性的情緒。
秦始皇對他的母親不會沒有一絲親情,對呂不韋當年的相救也不會沒有一絲感激。
但這兩種感性的情緒,都被權利這個理性的利益目的而壓制了。
長劍出鞘掃六合
由於史書記載的過於簡單,我也只能簡明扼要的描述秦軍統一天下的過程了。
秦王嬴政17年,秦國大將內史騰攻滅早已疲弱不堪的韓國。
秦王嬴政19年,老將王翦攻滅了寧死不降的趙國。
秦王嬴政22年,秦軍少壯派將領王賁攻滅了中等強國魏國。
秦王嬴政24年,老將王翦再次帶兵攻滅了地大物博的楚國。
秦王嬴政25年,少壯派將領王賁攻滅了跑到遼東的燕國。
秦王嬴政26年,又是少壯派將領王賁攻滅了反覆無常的齊國。
至此,秦王掃六合成功,天下歸一。
嬴政也開始不滿秦王的封號,他開始稱自己皇帝,又名秦始皇。
匈奴人,馬兒是朋友,弓箭是兄弟,為了生存,他們可以騎著馬用弓箭射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。
就是這樣的一群彪悍的草原殺手,經常來回遊盪於大秦的西北邊界,來的時候他們只帶弓箭,走的時候卻雙手掛滿了大秦子民的糧食和財物。
秦始皇的眼中最容不得囂張的對手,他長劍一揮,大將蒙恬便領著30萬秦軍的虎狼之師出征了。
戰爭似乎沒有什麼懸念,十幾萬匈奴人被大秦的虎狼之師打得抱頭鼠竄,蒙恬領著秦軍穩紮穩打,很快便佔據了整個河套草原。
從此匈奴人戰馬的頭顱再也不敢向著南方賓士。
大秦的鐵騎踏滅了六國,又驅逐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,這都是因為秦人骨子裡的狼性性格。
那到底何為狼性呢?
我認為狼性就是,消滅對手,是為了給自己尋找下一個對手提供條件。
尋仙問葯,最後卻得來一場空。
秦始皇一生不懼怕任何強大的敵人,但是死亡除外。
隨著生理上逐漸步入老年,秦始皇很明顯地感到體力在一天天止不住的下降。
他不甘心,他覺得自己既然已經戰勝了一切,那為什麼不可以在戰勝的名單上再把死神加上去。
就在秦始皇考慮如何挑戰死神之時,一個叫徐福的人及時出現了,他帶給秦始皇一個極好的消息。
徐福誆騙秦始皇道:「東海之外有三座仙山,只要有誠心,派大船出海尋仙,便可求得長生不死之葯。」
此時秦始皇已步入晚年,他對長生不死的渴望已經深入骨髓,聽了徐福的話後,一項睿智聰明的他竟然不加辨別地相信了。
公元前的某一天,徐福駕駛著大船,帶著無盡的財物工匠與幾千童男童女出海了。
數年後徐福歸來,謊稱海上有大魚興風作浪,阻止他的船隊求取仙藥。
秦始皇又派了3000弓弩手給他,徐福再次駕大船出海,從此一去不復返。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在沙丘病逝。
在秦始皇死前,曾經天降隕石,隕石上刻著幾個字「始皇帝死而地分」。
果然,公元前206年,劉邦率兵入主咸陽,秦朝滅亡。
縱觀秦始皇的一生,可以用偉大和不知所措兩個詞來概括。
說他偉大,是因為他在所有擅長的領域都成就非凡,比如政治上剷除呂不韋,軍事上掃平六國、北逐匈奴。
說他不知所措,是因為到了晚年的時候,既需要玄學的力量來為自己延續壽命,又根本不懂玄學到底是什麼。以至於被幾個小小的民間方術玩的團團轉。
所以這也證明,即便是偉大的人物也並不是全能的,術業有專攻,偉人從某個角度來講,也只是把一技之長發揮到極致的普通人罷了。